硕士研究生教育

管理科学与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硕士研究生教育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正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点年度建设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3-26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3年)

一、总体概况

1.1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于1996年创建,是我校重点建设发展的学科之一,以质量、标准和知识产权为主要特色。“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充分依托学校质量与标准化特色优势,设有质量管理与标准化工程、决策优化理论与方法、创新与知识管理、金融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五个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点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也是国内少数具有培养“质量与标准化”方向学术学位研究生资格的单位。学院学科“工商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质量管理学”“标准化概论”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4项;科研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

1.2 学科建设情况

  学科自建成以来屡获殊荣,“十一五”期间获批省属高校第二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获批设立质量科学与标准化工程二级学科。“十二五”期间获批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获批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2022年再度获批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在国家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取得B-成绩,位列省属高校第一梯队。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从2017年的第114位(全国前51%)上升到2022年的第42位 (全国前20%)。

  学科始终致力于用科研和学术成果回应社会和时代需求,为浙江省打造质量强省、标准强省的建设目标贡献自身力量。聚焦产业质量竞争力提升领域,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面向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提供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牵头成立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首个“标准化+”特色孔子学院;建设省重点培育智库“一带一路”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共计40余份咨询报告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承建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ISO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杭州)、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理论政策和教育培训基地;主办中国质量大会(杭州)分论坛、质量总监大会、团体标准研究与实践研讨会;举办第二届“标准化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第二届金融计量前沿论坛等学术会议;承办中国质量(成都)大会“质量教育发展与展望”分论坛,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等出席;举办首届“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夏令营等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与认可度;主持、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团体标准70余项;与义乌市签订合作共建“标准城市”战略框架协议,助力义乌建设国内首个“标准城市”。

1.3 研究生培养基本情况

  学位点自201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自招生以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点招生规模不断发展,生源质量不断提升,共计招收全日制研究生345人,其中2023年招收54人,截止2023年12月底专业共有在读学生163人。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82人,学位授予率100%,就业率接近100%,其中共21名学生考取了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多名毕业生就业于中国邮政、IBM、网易、海康威视、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等知名企事业单位。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调查数据显示,我院研究生用人单位满意度高,毕业月均薪资约9000元,毕业生对教学水平、师德师风、科研能力培养以及关爱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5%以上。

1.4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学位点始终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理念,着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人才引进培养工程、特色师资培训工程、创优团队培育工程”四大工程建设,选派优秀教师赴国际、国家标准化和质量管理部门及研究机构挂职锻炼、合作研究,培育特色师资队伍。

  学位点建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截止2023年底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内导师57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4人。导师团队中有国际标准化教育委员会名誉主席、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子商务交易保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专家、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工作组织专家、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联合制定工作组成员、浙江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员等。

  学位点人才储备丰富,拥有省级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各1支,国家海外高层次引才计划入选者1人,柔性引进国家杰青人才2人;拥有省“151”人才重点资助、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等省级人才10余人;20余人次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主席、召集人、委员等职。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学位点建有一支由党政行政人员、辅导员和教师党员共同组成思政宣传教育队伍,及时了解研究生的身心健康与思想动态,做好研究生各项安全稳定工作,2023年,共计召开学院各年级班委、党支部会议84次和研究生会工作会议22次,走访研究生实验室和宿舍13次,积极广泛开展研究生谈心谈话,实现了安全稳定“0”事故。

学位点积极做好党政人才储备工作,开展研究生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推优、培训和党员发展等工作。2023年度,学院共发展党员22人。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学院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2023年,共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40余次、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学习20余次;组织学生通过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凸显了新时代青年“强国有我”的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12次提到标准,指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经管学院作为学校最具标准、质量特色的学院之一,坚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大质量”学科的水平。

  学位点依托星宁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钱塘区青少年宫等社会实践基地,每年都有数名学生前往担任上述实践基地的志愿者,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奉献意识。在2023年,学院研究生共参与志愿服务累计时数220小时,21管研党支部赴嘉兴南湖,开展“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2.3 校园文化建设

  在研会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积极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活动,如“聆听青声”五四青年座谈会、“致敬“八一”忆峥嵘,今朝“经”心谱新篇!”等;以学术沙龙、经验分享会等形式举办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助推研究生群体学术氛围构建。

  实践创新能力是提升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华为杯”数学建模比赛、“挑战杯”大赛、“互联网+”大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水平。

  此外在学习之余,为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举办师生篮球赛、羽毛球赛以及飞盘比赛等。

2.4 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研究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要求权责分明,学院严格贯彻落实导师责任制,研究生导师参与学生的开题、中期检查、实践考核、预答辩、毕业答辩各个环节,将导学紧密结合;同时邀请导师参加学生评奖评优、给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和读书报告等研学活动;实行指导随访制度,通过中期座谈会、导师交流会、学院督导组督察等形式,充分掌握导师指导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动态。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学位点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严抓培养环节,鼓励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强化导师责任意识与指导能力,有效提升了研究生的论文质量与盲审优良率。

3.1 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为取得更好的学生培养成效,加强教学设计,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每学期都会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与调整,立足于学位点的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和学科“质量+标准”的特色,从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分模块设置专业课程,并促进不同研究方向课程的相互融合。

  根据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需求和课程教学效果,继续推进“知识基础+能力拓展”式教学容体系。充分发挥《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奖励办法》等制度作用,积极推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2023年校级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标准化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顺利结题验收。学位点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重点聚焦课程案例库的建设与案例教学方式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3年获批三项浙江省级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

3.2 导师选拔培训

  导师选拔环节是导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学院每年都对《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增研究生导师任职资格认定条件》、《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招生导师资格认定条件》等文件进行革新与修订,重新考核教师的申报条件是否达标,导师名单经学术委员会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时在资格认定文件当中加入激励条款与惩戒措施,对在科研业绩和学生培养上取得优秀成果的导师会给予更多招生指标的倾斜,而对学生培养成效不佳的导师会酌情减招、停招或取消招生资格。

  学院重视优秀研究生导师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每年都会依据研究生培养成果评选优秀研究生导师代表,给予表彰奖励,并推选优秀导师到学校公众号的“优导微创”栏目中,提升曝光度。在导师队伍中构建起完整的“传帮带”体系,每年邀请优秀研究生导师开展“研究生导师经验分享会”为新任研究生导师传授经验、答疑解惑。

3.3 师风师德建设

  学位点根据《中国计量大学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严格落实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导师任务,明确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负责人”的职责要求;认真执行《经济与管理学院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评奖评优、招生资格分配等各方面的重要依据。

3.4 学术训练与交流

  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位点学术氛围,拓展学生的学术训练水平,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点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学术训练活动。2023年,学院进一步延续了“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博士交流论坛”这一特色学术交流活动,由青年博士、讲师轮番分享与讲解自己的科研成果与方法。同时学位点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认真落实《硕士研究生研学交流资助管理办法》,提供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各类科技交流项目、学术交流活动。

  研会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积极发起各类学术训练与交流活动,管工研会于2023年召开了“论文投稿经验分享”、“数模参赛经验分享”等大型经验交流会,及“我与书记有约、共同研学”、“质量管理专题”等特色学术沙龙,增进研究生学术热情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学位点2023年主持承办了多起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主要包括第二届“标准化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第二届金融计量前沿论坛等学术会议;承办中国质量(成都)大会“质量教育发展与展望”分论坛,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等出席;举办首届“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夏令营,15所高校学生踊跃报名参加。

3.5 研究生奖助情况

  学院具有一套完善的奖助金体系,为研究生的研学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2023年为研究生提供以下奖助学金:

  ①江南奖学金:资助在学习、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研究生。

  ②研究生科研业绩奖励:参照《研究生科研业绩资助管理办法》、《研究生研学交流经费资助管理办法》,对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获奖及留学交流、参与学术会议等活动予以资助,提高学生科研积极性。

  ③研究生助研津贴:由研究生导师提供,对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予以资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不少于3600元/生。

  ④研究生勤工助学资助:面向经济有困难的学生,担任校内助管、课程助教,由学院定期给予一定补贴。

同时,为进一步激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学院每年定期对《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细则》进行修订更新。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研究生教育改革是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根本动力,学位点紧密围绕培养质量标准特色人才的目标布局,响应社会和时代所需,不断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4.1 人才培养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点始终坚持自我革新,依据学科前沿推进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每年对培养方案进行完善修订,优化课时设置与学分分配;2023年学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与国家管网研究总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立案例中心,开发高水平案例。

4.2 教师队伍建设

  学位点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资源的储备,不断引入新鲜血液更新教师队伍。2023年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共引进11名优秀博士。新增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市场监管行指委质量管理与认证类专委会委员4人,1人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培养特色师资11人,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系党支部获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4.3 科学研究

  学位点教师2023年共发表一级和三大检索论文51篇,其中高质量论文41篇;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8项(其中重点3项),全年科研经费1992.56余万,其中纵向416万,横向1231万,捐赠培训345万;出版学术专(译)著4部;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项,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1项;成果获第十五届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项、2023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4.4 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学院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学位点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建立党支部,学生、辅导员与党员教师组成党建团队,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作用与教育作用,2023年组织学生前往嘉兴南湖、湘湖博物馆、党史馆等地参观红色遗迹、学习红色文化。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志愿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感悟和践行党员精神。

4.5 国际合作交流

  学位点坚持“质量、标准”的办学特色,立足“计量”这一特色领域,不断探索专业国际化的办学与合作模式。引导专业教师关注国际化、双语课程项目的建设与申报,推荐专业研究生出国留学交流及参与国际会议,多位研究生参与首届“一带一路”大学联盟夏令营。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5.1 学科自我评估进展

  从研究生教育质量来看,2023年毕业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45人中,论文机检通过率为100%,盲审通过率达到100%,盲审优良率为40%;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为100%,学位授予率100%,其中6人获省级优秀毕业生。3位毕业生前往复旦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

  从科研成果来看,2023年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共发表论文64篇,其中以一作身份发表核心及以上高水平论文40篇,SCI 3篇、SSCI 6篇,一级期刊4篇。研究生参与数模竞赛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5.2 学位论文质量保障

  学位点严抓论文质量,始终坚持高标准、严把关,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论文质量与盲审优良率:在选题计划审核论文题目是否与专业研究方向一致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环节实行末位不通过制,以不低于答辩人数10%的比例淘汰不合格学生;盲审结果公布后,认真整合外审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对盲审成绩不佳的同学重点跟踪关注其论文修改情况;在正式答辩环节邀请外校资历丰富、认真负责的专业教授担任答辩组长,仔细核对每个同学是否按照外审意见逐条修改,所有答辩老师全部表决通过后方可通过答辩。

5.3 抽检、盲审情况

  2023年省抽检管理科学与工程论文一篇,抽检成绩均分80分,评审结果为合格论文。

  2023年管理科学与工程毕业研究生中,论文盲审通过率为100%,盲审优良率为40%,其中获得双良10人,优良7人,双优1人。盲审成绩偏低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论文创新点不足、数据不够准确、论文格式不规范、引用文献缺乏权威性等。

5.4 问题分析

  经对比分析,本学位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①在招生方面,管理科学与工程2023年招生的一志愿报考人数和一志愿率相比2022年都有所提升,但优质生源数量仍较少,表明学位点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仍有待提升。

  ②在论文质量方面,与2022年相比较,管工研究生论文盲审优良率从57.7%下滑到40%,表明研究生论文质量总体有所下滑。

  ③在教育改革方面,学位点立项的教改、课改项目数量偏少,教师对申报教改项目的热情不够高。

六、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院拟提出以下几条改进方案:

  ①针对招生工作中一志愿优质生源数量少的问题。要做好学位点的招生宣传工作,在校内积极宣讲,鼓励本校学生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在省内及周边省份做好招生宣传,积极参与各类招生活动,通过招生宣讲、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学位点,提升学位点的知名度与全国范围内的认可度;做好招生宣传网站,畅通招生咨询渠道,储备优质生源信息,主动与有意向报考学位点的优质生源进行沟通;在奖学金等制度设置上,资源优先向一志愿考生倾斜,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本校。

  ②针对论文质量问题,要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从论文选题环节到毕业答辩的全过程都要严格把关。在论文答辩分组时充分考虑答辩老师的研究方向与小组论文研究方向一致性,并实行导师回避制度,构建公平公正的答辩秩序;适当提高末尾不通过论文的比例,并推行论文主审制度,由每个答辩组老师具体负责审阅对应研究方向学生的论文,提出更加细化的修改意见;坚决贯彻每个研究生导师两周至少召开一次论文指导组会的要求,教学督导组抽检研究生论文质量并旁听导师指导环节;面向每位研究生导师制定考核标准,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佳的导师采用约谈、减招或停招的惩戒举措,督促研究生导师认真指导学生、履行导师的职责;每学期定期召开研究生导师指导会议,由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代表担任主讲,传授指导经验。

  ③针对教育改革项目较少的问题。一方面,学位点将进一步出台政策激励教师积极申报教育改革、课程改革项目,推进学院教学案例库建设,推广案例教学方法,将教改项目作为教师评奖评优和业绩考核中的重要一环,激发学位点教师的项目申报热情;另一方面,学位点将加强课程建设,引导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合作授课及申报教改项目,打造具有专业特色、凸显学科品牌的特色课程。同时邀请具有教育改革项目申报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主讲,为学位点其他教师传授教改项目申报的要点与注意事项,学位点定期组织专家对申报教改的课程项目进行检查核验,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